当前位置:首页 > 医美 > 湖南中医师多精于伤寒刘氏医学亦不例外《伤寒论》是基础阶段的必背医书

湖南中医师多精于伤寒刘氏医学亦不例外《伤寒论》是基础阶段的必背医书

作者:樊华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1-03 16:44阅读量:6215      

湖南安化地处湘中,位于雪峰山北麓,湖湘四大水系之一的资江穿城而过,是座山水相依的小城。

安化于宋神宗时代建县,如今看来地势虽偏,历史上却是梅山文化的发源,茶马古道行经之处,为明清以来通往云贵的要道,商业曾一度繁盛,如今又成为蜚声海外的黑茶之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外地交流增加,安化深受楚文化及中原文化影响,其人既性格率真热情,又崇尚儒学,重视教育,建立了多所私塾,公学等受当地风气影响,安化人才辈出,晚清时期,仅龙塘黄氏一族,就出了三位进士——黄德濂,黄自元,黄凤岐,更有两江总督陶澍等名士

安化中医事业伴随着文化发展而逐渐兴盛。当地山环水绕,温暖湿润,适合植物生长,素有湘中药库之称,产有各类中药材>

一,传承源流

安化刘氏医家为当地医学世家翘楚,传承时间长,且在当地群众中影响较大其先祖刘福泮,字继黄,号上池,生于康熙年间,以医为业,后师承于嚣嚣子,其术益精这段历史在《安化县志》《卫生志》及刘氏宗谱中皆有记录嚣嚣子不知其真实姓名,但知为明末将领吴三桂的幕僚,既长于谋略,又精通医术

从继黄公始,刘氏医学传承至今>

二,学术特色

理遵《内》《难》,博采诸家

刘氏医学流派诊治疾病为各科杂病,广涉内科,妇科,儿科其子孙弟子习医以《四言药性》《汤头歌诀》《濒湖脉学》打基础,进一步则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再于进入临床跟诊时结合诸家学说学习各家学术特色,如《外台秘要》《脾胃论》,温病名著及家传医书其医学以《内经》为理论基础,不拘一格,融百家之长虽是世代以中医为业,但刘氏家族并未故步自封,而是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技能,只要对诊疗有益的,都要去看看,去学学,真正有用就传承下去,如此积小流以成江海,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是家族传承数百年未断的重要因素西学东渐之际,西医传入我国,第八代传人刘永康虽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但并未排斥西医,反而主动学习,不断尝试,对于西医治疗有效的手段也同样兼收并蓄受父亲影响,国医大师刘祖贻是坚定的中医热爱者,对于西医学也并无偏废,且数十年研习不辍他认为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医应当学习西医之长,以补己之短,提倡知己知彼,西为中用,临床中擅于运用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来发展,完善中医的辨证,治疗方法

承伤寒,擅温病

湖南中医师多精于伤寒,刘氏医学亦不例外,《伤寒论》是基础阶段的必背医书第八代传人刘永康将伤寒方运用得出神入化如他曾用三拗汤治疗小儿泄泻

刘氏医学对于温病诊疗亦颇有心得以前山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温病并不少见,且多为急重症,作为当地医师必须能拿得下,才能树立行业威信

四诊中重舌诊,脉诊

刘氏医派在辨证时重视脉诊,舌诊遇疑难病证,见寒热错杂,真假难辨时,常用此二法以明辨病候脉诊对于辨别虚实,判断疾病预后十分重要,而舌诊取法于温病学,认为对于津液,浊邪的辨识尤为关键

刘永康亦治过一例闭经患者,此女生于富庶家庭,15>

从前没有现代医学检验设备,中医四诊对于疾病诊断,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永康先生就精于脉诊,确能通过脉诊查知主要病症曾有人不服,想要考考他,将他拦于路上,指着躺在地上的人说请他看病刘氏诊脉后,告诉他现在没有生病,但三天后会打摆子那人当然并不相信,反而嘲笑起来三天后,他果然找到刘氏,告诉他昨天真的发疟疾,请他治疗当时徒弟问起师傅如何预测发病,他说:诊其脉象弦数,正是发疟疾的时节,脉病相符,古云:人病脉不病虽困无害,脉病人不病必病无疑

三,家传风范

医儒相济,诗礼传家

中医学与儒学都根植于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由中华文化所蕴涵的自然观,方法论而形成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深深地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医道与儒学就是相通的刘氏家族医学的传承也与历代传承人熟读儒学经典,国学基础深厚不无关系家中世代行医,也是世代诗礼传家,对于小儿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视,于学医之前都延师至家或送入私塾学习古典文化,这不仅培养了爱好学习的好习惯,而且有益于以后的中医学习,且自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品德修养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安化县志》载继黄公生平正直端方,一介不取,好读书,至老不倦精岐黄术,施药济人,积年弗止诚一时名士

文是阶梯医是楼,国医大师刘祖贻自小学习四书五经等中华文化经典,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他回忆自己的学习历程时感慨:现在看来,学好国学,学好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必由之路又赋诗云:束发承庭训,藜阁书香浓,薪传历十代,医学境无穷,纸上得来浅,实践始能通,春回生意满,花映杏林红刘老闲暇时喜爱书法,藉此怡养心神他处方用药时,思维敏捷,胆大心细,书写处方时娴熟细致,独特的草体使得脉案清灵,秀雅,堪称书法作品,也饱含着他对中医的热爱第十代传承人刘新生亦雅好诗文,常参加安化梅山诗社活动,以文会友,谈及中医成材的要素,曾道:若能颇知儒道,博览群书,尤得明师以指示者亦可也

仁心济世,淡泊名利

刘氏医家有个不成文的家规:行医济世心怀仁爱,但不以医术谋利刘家世代行医,因医术精湛,医务繁忙,所收诊金不少,家中衣食无忧,但从祖上至今都未置多余田产,仅够生活所需,也未开设药铺这是先祖希望子孙后代专心业医而设历代传承人都遵守这条家规,不置产业,不以医术谋利,而是将资金用于子孙教育,救济贫苦

刘氏家族厚德尚学,不仅重视医术传承,对于传承人的医德也要求很高对于历代传承人包括收徒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品好,医德好这也是当年祖师嚣嚣子器重并选择刘继黄作为传承人的原因第二代传承人刘禄诏,字陶典,号松亭,族谱载其人:以医术济人,时备药笼中,以施贫乏,受其德者,咸歌颂之,行述列卷首刘永康年迈停诊后,心中仍挂念疾苦病患燕振翼是其喜爱的小徒弟,为人聪慧忠厚一次他去看望师傅,先生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讲个不停,翌日亲自采了几十斤桑寄生送给他,让他带回去,并说这些草药可供医疗站使用这虽是小事,却让身边的人十分感动

国医大师刘祖贻为人豁达,勇于任事,且宽厚仁爱,乐于助人他常说:医为仁术,医道即人道,怀博爱之心,精研医术,方可以为医先生德艺双馨,深得患者爱戴,享誉四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