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 > 间质性肺病患者该如何主动配合,让治疗效果更好?

间质性肺病患者该如何主动配合,让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司马穰苴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4-07 16:41阅读量:7930      会员投稿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大类异质性的弥漫性肺实质浸润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以肺泡上皮基底膜和毛细血管之间的肺间质为主,也可能累及肺泡实质、肺泡周围组织及细支气管。由于ILD病因繁多,包含两百多个病种,临床表型差异大,因此ILD的诊断与治疗往往相对困难,富有挑战。

那么间质性肺病患者该如何主动配合,让治疗效果更好呢?

1. 提高对IPF的认知,增加信心

“肺纤维化无药可治”甚至“最多只能活5年”这种关于IPF的说法甚嚣尘上,实际上并不全面。目前,IPF已有可治疗药物,如吡非尼酮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抗肺纤维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此外,临床上许多肺纤维化病属于继发性疾病。例如,风湿免疫疾病引起肺纤维化,在脱离相应的环境后,病情也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患者应当提高对IPF的认知,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2. 诊疗中如实回答病史问诊

疑似ILD患者的临床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病史、体格检查、胸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其中全面的病史询问是早期识别ILD的关键环节。患者在此环节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完成病史问诊,如实反馈现病史、既往病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过敏史等,对疾病诊治与ILD病因确诊至关重要,例如呼吸科常见的ILD之一尘肺病与患者的抽烟史、职业等因素息息相关[1]。

3. 积极配合临床检查

目前临床上对ILD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影像病理结合的诊断模式,从影像资料的分析出发,结合临床、病理等资料将ILD与肿瘤、感染等其他疾病鉴别出来。此外ILD类型诸多,不同类型的ILD临床症状略有差异,但不具有特异性,只有通过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方式结合才能最终确诊[2]。因此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检查有利于ILD临床诊断,而临床诊断是决定患者治疗时机的关键。

4. 定期随访,按时吃药

ILD的治疗包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以吡非尼酮为主。由于药物使用往往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患者往往放弃咨询医生,擅自停药或减量,导致疾病反复或加重。因此定期随访,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在医生的帮助下建立耐药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延缓疾病进展。此外,ILD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氧疗、肺移植等,需要与药物治疗结合,在医生的建议与指导下综合管理治疗症状,最大化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羽嘉, 杨勋超, 白晓旭. 尘肺病中西医诊治进展[J]. 北京中医药, 2022(003):041.

[2]司凤丽, 邱忠民. 间质性肺病相关咳嗽的研究进展[J]. 国际呼吸杂志, 2021, 41(12):5.

文章内容仅为科普分享

不能直接视为诊疗依据

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之前

务必先与专业医生沟通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