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 > 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家长可以从3个方向进行努力

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家长可以从3个方向进行努力

作者:李陈默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2-15 18:40阅读量:17897      

当家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是一个好家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郭延庆副教授说,由于孩子的到来,一个人才有了家长的身份,在照顾和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才慢慢学会了如何成为家长做家长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项事业

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家长可以从3个方向进行努力

如何成为一个好家长呢郭延庆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好家长既要通情,又要达理通情简单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郭延庆看来,亲子关系中的不欲,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控制和对孩子人生的过度卷入这种过分控制和过度卷入就是不通情的表现

过分控制会形成对孩子的厌恶刺激

郭延庆说,与孩子通情,首先要把孩子看作是需要被尊重的自由独立的个体,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要意识到,孩子不应是家长管控的对象,而是一个自我发展的主体家长的过分控制和过度卷入,会打乱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妨碍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意愿其实,孩子有自身独化能力,与一切生物一样,只要在适合生长的环境里,就能够自然自动地成长和发展

可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是,由于孩子是家长最关心的人,很多家长会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去管理孩子,逼迫孩子学好,但结果很可能是,家长的控制变成了对孩子的厌恶刺激面对厌恶刺激,孩子自然出现欺骗,暴力反抗等各种逃避行为

因此,郭延庆指出,做一个通情的家长,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自主,自身独化的个体,顺其自然,尊重天性,以儿童的视角为视角,把自己看作是孩子成长的条件,而不是孩子的救世主虽然家长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但并不因此而有权利去控制和左右孩子,更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工具郭延庆说

不管是管,为孩子自我管理创造条件

家长如何才能做到通情呢郭延庆提出了不管是管,主动满足的八字原则以孩子写作业为例,郭延庆解释说,管理孩子写作业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事儿很多家长会反复提醒孩子写作业,并且紧盯着孩子写作业的过程,连孩子上厕所,抠鼻子都要干涉,这就导致孩子认为写作业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家长的事情但其实,如果家长不管,不去提醒孩子写作业,也不去管孩子是不是完成了作业,到了需要交作业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意识到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家长的不管是在给孩子的自我管理提供条件

不管是管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一个家庭中,如果总是妈妈在管理孩子,那么爸爸就不会插手,因为实际上爸爸并没有管理孩子的机会我们经常会看到妈妈责怪爸爸不管孩子,但其实,如果妈妈放手不管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爸爸管理孩子的行为有所增加郭延庆指出,家长对孩子管得过多,实际上是在抹杀孩子自律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实际上是孩子自身独化,独立自主发展的必要条件

他同时强调,不管是管并不是对孩子不管不问,而是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对孩子进行专制管理的权利有些时候要对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长闭上眼睛了,孩子就独立自主了

主动满足孩子的要求,遵循几个标准

当孩子对家长有所求的时候,家长又应该如何应对呢郭延庆认为,家长应该做到主动满足主动满足有几个标准:心理标准,时机标准,操作标准

第一个是满足的心理标准主动满足的对象是孩子,因此满足要以孩子的心理为标准,家长满足的应该是孩子真正需要和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日常管理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不是以孩子真正的需求,而是以自己认为的孩子的需求为标准,去满足孩子郭延庆举例说,比如孩子想要一个红色的玩具,而眼前只有绿色的,买红色的玩具需要多走很多路,这个时候家长可能会觉得绿色的玩具也是一样的,于是买了绿色的但其实孩子的愿望并没有得到满足

第二个是满足的时机标准家长应该什么时候满足孩子郭延庆认为,把握好满足的时机,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一环比如当孩子见到某个东西时两眼放光,或者对某个东西爱不释手,或者用语言表达出了对某个东西的需求,这个时候就是满足的时机

第三个是满足的操作标准具体来说,满足的行为如何实施呢郭延庆提出主动,大方,无条件的原则既然家长想要在恰当的时机满足孩子,让孩子得到他想要的,就要主动大方,不要讲条件,不要说你写完作业才可以你现在考第五,下个学期考第三才可以这类讲条件的话

可是,家长在日常管理孩子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不符合以上三个标准,就是当家长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比如在地上打滚,哭闹,非要家长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时家长反而不能去满足孩子因为这涉及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能强化问题行为如果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当下满足了孩子,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会因此得到强化这就是满足的排除标准郭延庆说

郭延庆总结说,当家长掌握了主动满足的标准,给了孩子自主权,给了孩子自身独化,独立自主的机会,家长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从容如果家长总把眼光投向孩子,把孩子的事情变成自己的事情,把孩子的时光变成自己的时光,家长和孩子都不会快乐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情合理,而且可行

郭延庆认为,做一个好家长,还必须做到达理,达理指的是合理要求。

家长要帮助孩子成长,但不是替代孩子的成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有适当的管理和控制怎样是适当的管理和控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怎样才是合理的要求郭延庆认为,家长向孩子提出要求要同时满足4个条件

第一,家长要求孩子做的事情一定是孩子有能力做的郭延庆指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基本能力有所了解,知道什么是孩子有能力做到的,在管理孩子的时候不能忽视孩子的基本能力比如家长觉得要求孩子完成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由于每一个孩子的能力不同,而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是按照一般的标准,当作业难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孩子在作业面前就只会偷懒耍滑磨洋工,或者干脆放弃

郭延庆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轻易认为自己对孩子发出的指令或提出的要求都是孩子能够做到的,有时只是家长认为孩子能做到,而实际上孩子不一定有这个能力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前提是,对孩子的能力知根知底家长对孩子了解得越多,发出的指令会越有效这个条件看似简单,但其实意味着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

家长如何才能足够了解孩子郭延庆说,了解孩子没有捷径,就是要和孩子摸爬滚打在一起,要花时间去观察孩子,并且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各种试探,才能摸清孩子的底如果家长与孩子没有足够的相处,只是不顾及孩子的实际能力提要求,那就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

第二个条件是能而不难虽然家长布置给孩子的事情是孩子有能力做的,但这并不代表孩子能够顺利完成,还有很多影响孩子启动任务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事情的难易度在困难面前,所有人都会产生逃避心理,这是一种自然的心态,是人性共同的弱点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不能太大,也就是能而不难

比如解一道数学题,第一个孩子需要3分钟,第二个需要半个小时,第三个需要3个小时如果把解这道题当成任务布置给这3个孩子,哪个孩子最容易产生逃避行为呢答案显而易见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提要求时,注意要让孩子去做有能力做同时又不太困难的事情,这同样需要家长通过和孩子长时间相处,观察,对孩子的能力足够了解

第三个条件是,家长要掌握时间,给孩子布置的任务不需要孩子用太长时间去完成比如用3分钟就能解答出数学题的孩子,如果家长给他布置了100道题,也容易激发孩子出现逃避行为郭延庆解释说那么对孩子来说,多长时间是短的,多长时间又是长的呢郭延庆认为,这是一个个体化的问题可能对某个孩子来说3分钟就太长,而对另一个孩子来说30分钟也太短家长需要花时间了解孩子,才能个体化地衡量一个孩子对某项任务的耐受时间

第四个条件是,如果给孩子布置的任务是孩子有能力做的,而且做起来不难,时间对他来说也比较短,但孩子仍然不愿意去做,这时家长可以辅助孩子去完成比如,家长要求孩子把他丢在地上的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这个指令孩子有能力做,做起来不困难,需要的时间短,但孩子就是不去做,这时家长就要手把手地辅助他,和他一起把香蕉皮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如果满足了以上四个条件,那么这个要求就是合情合理,而且可行的。

郭延庆总结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向孩子发号施令,不管是管,应该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自由地探索世界,给他们接触世界的各种条件和机会,这些条件和机会都能激发孩子的成长同时,家长又是孩子的成长条件之一,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要进行管理,但管理要做到合情合理,要建立在对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通情达理需要不断努力和学习

郭延庆认为,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家长,可以从3个方向进行努力。

第一,要自我管理,以身作则当看到孩子身上有某些问题时,家长应该先扪心自问,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这些问题家长要先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这样孩子也有了好的榜样

第二,要修心养性,提高包容度每一个人都应意识到,别人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认知和情感态度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就容易和别人起冲突郭延庆指出,冲突的过程是不好的,但是冲突的结果有些时候是好的,它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别人的不同冲突能够提高每个人的包容度包容不是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需要在生活中历练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冲突,并在这个过程中修炼自己的包容度,这样的包容才是真包容

第三,要善于学习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郭延庆说,管理孩子有很多技巧,其实都包含在应用行为分析领域应用行为分析学总结出了很多能够行之有效地改变人们行为的措施和途径家长不妨学习一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